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发了新方法,利用无毒金属制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封装层。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性能优异、转换效率高和制造成本低的优点。但是它的组件封装层使用铅螯合材料,在电池损坏或被丢弃时会释放可溶性重金属铅。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科研人员设计制作了一个覆盖了无毒锌基化合物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结果显示,电池被有效密封,钙钛矿并未受到化合物层的影响。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期刊《自然能源》(Nat...
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的研究团队设计一种新型的层状结构材料,采用一种简单的溶液外延生长方法,获得超薄(低至1nm)铋氧化物薄膜,并稳定呈现出高的宏观铁电性能。研究成果以“Ferroelectricity in layered bismuth oxide down to 1 nanometer”为题,于2023年3月24日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北京...
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日益增加,并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引起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岸退后、雨量改变等,同时CO2又是一种宝贵的碳资源,作为碳化学原料,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钢铁和食品医疗等领域中,从而捕集CO2并再利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传统的技术中,将捕集到的CO2解吸出来主要依赖于压力、温度或真空,这个过程是一个高能耗过程,严重制约了CO2资源的可再生利用。因此,开...
近年来,用于吸附及转化二氧化碳的具有微孔结构的微孔共轭聚合物(CMPs)、金属有机框架聚合物(MOFs)和共价有机框架聚合物(COFs)的设计及合成成为热点。与COFs和MOFs相比,微孔共轭聚合物因具有物理和化学稳定性高、易于合成、比表面积大、微孔率高等优点而备受瞩目。此外,微孔共轭聚合物因其独特的延展π共轭结构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中。最近,Buchwald-Hartwig(B-H)耦合...